10月21日,作为2023东湖论坛分论坛之一,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论坛在武汉经开区举行。
活动现场,多名院士专家与百名经开区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当天,武汉经开区与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武创院车路协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和武汉经开区三大科普基地揭牌。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论坛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搭建了成果展示、互动交流、务实合作的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传播平台,希望武汉经开区继续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主动融入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特色产业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全省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以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手抓”,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实现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努力打造创新要素涌动、创新活力迸发的活力车谷,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贡献“车谷”力量。
“‘点石成金’真的能做到吗?”院士科普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张清杰通过诗词、电影、图片等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深入浅出地向现场观众解读了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并邀请学生上台互动。
此外,论坛还设置了专家主题演讲、少年对话大咖——圆桌科普论坛,邀请岚图汽车、东风猛士、中科院微电子所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的专家教授们科普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知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世春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湖北省是国内的汽车大省,是汽车产业集聚的一个地区。杨世春认为,智能网联汽车需要高算力的系统,新能源汽车给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带来非常好的驾驶体验,这是全球竞争的一个焦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需要芯片的高算力,带动软件、操作系统、AI算法等相关领域发展。
杨世春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智能算法方面,芯片制造有后发优势,国内的车规级芯片的制造、车规级的软件开发以及人员投入是非常快的。
当天,武创院车路协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和武汉经开区东风悦享研习社、龙灵山生态公园、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无人驾驶三大科普基地揭牌。据悉,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无人驾驶科普基地致力打造全球首家以无人驾驶为主题的科普基地,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策划组织开展以“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试乘无人驾驶汽车”等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
此外,活动当天,武汉经开区与武创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效对接,以创新引领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